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东方音乐学讲坛 \ 正文
“东方音乐学讲坛”第九期---宋瑾教授阐释“音乐文本”
2017-05-17 15:29 谢垚 王睿  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审核人:

本网讯(通讯员 谢垚 王睿)4月25日下午2时,由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和36365.com音乐学系主办、湖北音乐博物馆协办的“东方音乐学讲坛”第九期进入第四讲,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瑾教授应邀在滨江校区展演楼古琴馆作了一场题为《音乐文本的理解与分析》的学术讲座。

(周耘主任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何为“音乐文本”,宋瑾教授就“音乐本身对象到底在哪里”提出一个思考:面对当前划分的 “艺术音乐”、“大众音乐”“传统音乐”等音乐类别,现在要理解的、要分析的音乐是指哪一种?

对于现在谈论的音乐所具有的两种可能性,宋瑾教授将赵晓生教授归纳概括的5个文本(分别是构思文本(虚体存在)、乐谱文本(实体存在)、音响文本、感受存在、音乐学文本)进行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到10个文本,从创作——欣赏——言说形成一条文化链。宋教授强调:“首先要搞清楚分析的是哪一种文本,对象选择应明确,…… 当然,这只针对艺术音乐而言。”

(宋瑾教授讲座现场二)

谈到音乐理解,宋瑾教授将“音乐文本”划分成四层信息,并提出音乐的价值在于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同时,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分析者又要不断地思索“站在哪里说音乐”,是审美关系、认识关系还是功用关系。宋瑾教授认为只有当前满足这三个关系的时候,才是审美,才算聆听;并且只有作为审美对象的时候,音乐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关于什么是审美的问题,宋瑾教授指出这是理解基础上的深刻感受,音乐的理解和音乐审美应是理性感性的共同协作。

讲座最后提到了音乐作品分析模式问题,宋瑾教授分别从结构分析、历史分析、音乐学分析、音乐学写作四个模式进行探讨,宋瑾教授尤其指出音乐学写作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分析,并引申出音乐分析的表达:语言学三维度(语义、语境、语用)。宋瑾教授认为,具体的音乐就要具体分析,音乐本身没法描述,对音乐的感受也没法描述,就会自然而然地大量运用“隐喻”的方式,比方说最常见的隐喻就是乐音的运动,但“隐喻”也常常因为退化被直接当成音乐的属性,这时候音乐分析就需要通过仔细地推敲才能更为准确的阐述观点。

(音乐学系师生百余人到场聆听)

在提问环节中,在座很多同学都对宋瑾教授传授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疑惑:有没有办法跳过前理解直接进入感性体验?前理解对感性体验的作用到底是怎样的?人处于多种角色,文本之间还有差异性吗?流行音乐如何用一个更有效的渠道来让文本和语境更好的结合?宋教授一一耐心解答,进一步扩展了同学们的思维。周耘教授全程参与本次讲坛活动,综合了前几场学者讲座的观点,他提出:宋教授认为审美是音乐属性中的“第三物性”,而有学者指出现代主义音乐有超越审美的趋势,两者观点似乎有些矛盾与碰撞,那么是否可以将后现代主义理解为一种反音乐?宋教授对此进行肯定,并以约翰凯奇《4分33秒》为例指出后现代主义体现了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从封闭到开放甚至到自由的、偶然的、随机的、不确定的结构。两位教授扩散性的思想、学术碰撞,使得台下同学深受启发。

(宋瑾教授耐心解答现场同学提问)

(周耘教授与宋瑾教授对话互动)

宋瑾教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实例,结合自己的体会,把晦涩难懂的音乐美学知识叙述地简单易懂,带动现场师生共同走进音乐美学的世界,令人印象深刻。短短一下午的时间,宋瑾教授轻松诙谐的解说引发了现场听众对“音乐文本”多样性、可能性存在等问题的无限思索。(摄影/谢垚)

(宋瑾教授与音乐学系部分教师合影)

关闭窗口